快捷导航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受到进口化妆品关税下调及入关政策利好,进口化妆品消费连年增长。

* 发表时间 : 2020-06-12 17:38:05 * 浏览 : 462

政策驱动一般贸易进口化妆品激增

进口化妆品在中国整体的增长及可观的发展前景2018年5月,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进口商品消费占商品消费总额比重达到三成以上的消费者中,进口化妆品在整体进口消费总额中占比高达36.1%,远超母婴用品(33.4%)、钟表眼镜(28.9%)及珠宝首饰(22.7%)。且有38%的消费者在未来半年内计划增加进口化妆品消费。

事实上,正是强劲的消费需求与国家政策的驱动,共同推动了进口化妆品近年来的蓬勃发展。自2015年6月财政部下调部分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开始,国家部门已多次释放主动扩大进口的信号。

 

在进口关税层面:

2015年6月,财政部宣布下调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其中进口护肤品关税由5%下降至2%。但本次下调主要针对进口洗护和护肤产品,不包括眼影、口红等彩妆品;

2017年12月,财政部进一步降低日用消费品关税,其中,化妆品进口关税由6.5%-10%调为2%-5%,下调幅度超50%;

2018年7月,国务院决定将洗涤用品和护肤、美发等化妆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8.4%降至2.9%,下调幅度65.48%。

 

在进口通关层面:

2017年3月,我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改备案”试点改革在上海浦东新区口岸实施,大大提升了进口化妆品的通关时间;

2017年11月,我国检验检疫审单放行模式开始实施,提高出入境商品的通关效率;

2018年1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将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调整为全国统一备案管理。

受到关税下调及入关政策的积极影响,2015年至2019年5月我国进口化妆品在数量和金额上节节攀升,规模不断扩大。其中2015年到2018年,进口化妆品金额增长了近3.5倍。

同时,一系列针对跨境电商的新政及电商法的实施,打击了不规范跨境电商企业和个人代购,政策的支持为进口化妆品通过一般贸易入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3月9日到2019年7月9日,在国家药监局备案的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共有8738条记录。其中2017年备案数量为663条,2018年备案2267条,同比增长241.93%,2019年(截至7月9日数据)已备案进口化妆品数量为5808条,为去年全年的2.5倍,且目前该数据还在持续增长。

 

据天猫国际数据显示,得益于对欧洲美妆消费力的整体爆发,2019年天猫618冲刺阶段开场首小时,欧洲的出口“小众国家”集体展现出强劲爆发力,俄罗斯、奥地利、芬兰、希腊、匈牙利、葡萄牙、荷兰、捷克、挪威、以色列分别位列国家成交增速前十,成交同比增速远超传统出口强国。

梳理近5年来小众进口国的金额数据,其中丹麦从2015年的453万元到2018年的2845万元,增长超6倍;俄罗斯从2015年的566万元到2018年的2733万元,增长了近5倍;芬兰增长了11.5倍。而新西兰、土耳其和奥地利在2019年前5个月的对华出口金额就已经超过了2015年全年的数值。

而值得注意的是,小众进口国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增长往往伴随着某一品类或某一类产品的“爆红”。就如前文中所提到的,由安瓶带火的整个西班牙美妆。其他国家实际上也是类似的情况,在CBNDate联合天猫发布的报告中,每个小众进口国增长的背后大都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牌或单品。如土耳其的FLORMAR口红、瑞士的Ultrasun防晒、波兰的ZIAJA面膜等。

细分、个性、小众的消费需求在进口品浪潮中再次凸显,随着进口品的发展,进口化妆品的购买成本将越来越低,购买途径将越来越便捷,可以预见的是,从中国女性的一张化妆桌上,就能窥探出整个全球化妆品的潮流。

注:海关总署统计化妆品进口值的原始资料是经海关实际监管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包括一般贸易和跨境贸易两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