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越韩国成为中国化妆品第一进口国!
若干年前,乘韩流而起的韩国取代了法国,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第一大进口国,而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日本将超越韩国成为中国化妆品第一大进口国。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前五大化妆品进口国之外,以东欧、南欧以及新西兰、泰国为代表的小众进口国也风生水起,而他们的蹿红,背后可能只是一支抗衰老的单品。
进口化妆品增速持续放缓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1-5月)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总量为8.93万吨,同比增长23.7%,进口总金额为351.33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5月,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进口量为2.07万吨,同比下滑9.3%,进口金额达79.77万元,同比增长22.6%。而在2018年同期,这一数据的增长分别为194.3%、120.8%,增速双双超过100%。
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的进口化妆品的相关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国进口化妆品增长在经历了2018年5月的巅峰时刻后,其体量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总体增速却持续趋缓,直至2019年5月下降至最低谷。
事实上,进口化妆品的增长放缓与全国化妆品零售整体降速不无关系。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7月-2019年5月期间,全国化妆品零售额累计值持续下降,至2019年1、2月为最低谷,此后虽然有所回温,但增长并不稳定。
另一方面,据光大证券近期发布的淘宝研究报告显示,阿里系(包括淘宝、天猫等)全网美妆销售额在2019年5月增速放缓,同比增长30.82%,环比仅提升0.63PCT(percentage,意为百分率),销量则同比减少8.71%。按照细分类别来看,美容护肤美体精油类、彩妆香水美发工具类、美发护发类的销量分别下滑9%、30%及16%。报告提到,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为终端零售疲软传导及618电商大促临近消费延迟所致。
一个单品撑起一个小众进口国
按进口(单个)国家及地区的排名情况来看,2019年1-5月的TOP5进口国分别为日本、韩国、法国、美国及英国,进口金额分别为99.82亿元、91.96亿元、87.29亿元、46.08亿元及19.77亿元。
对于自2015年以来便一直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逆袭。2017年,韩国化妆品对华出口金额第一次超过了一直以来牢牢占据第一位的法国,而此时依然位列第三的日本与韩国的差距不断缩小。2018年,日本虽然落后韩国不到6亿元排在第二,但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统计,当年的前11个月,日本化妆品出口连续第六年创新高,其中,中国从日本进口化妆品的平均增速达92%。
如今,韩妆在中国式微,逐渐将重心转移至东南亚市场的韩国恐怕难回第一的位置。据富体美丽报道,今年6月,韩国化妆品出口额暂定值26.84亿元,同比下滑12.5%,主要原因为受到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疲软影响较大,对华和中国香港出口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33.2%、6.7%。如此看来,不出意外的话2019年全年的进口国排名,日本将坐稳第一位置。
而榜单之外,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比利时、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化妆品也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其中最典型的当属西班牙,自2016年9月西班牙“药妆”品牌MartiDerm天猫旗舰店开业为起点,西班牙化妆品乘着“安瓶风”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至今已输出了MartiDerm、Sesderma、ISDIN、Endocare共4个主打安瓶的品牌,而前三者均已成功跻身亿元俱乐部。
除此之外,一些小众进口国近两年依托中国的进口化妆品浪潮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实际上这种趋势在2017年就已显现,TOP5们在战火硝烟中你来我往时,这些小众进口国的销售额占比却在默默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