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大幅好转,贸易顺差激增2.6倍
海关公布的数据指4月份中国的出口同比增幅达到8.2%,扭转了此前3月份出口下滑的态势,同时也高于2019年同期的3.1%的增速,显示出中国的出口在迅速好转。
中国的出口好转是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实现的。由于新型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导致经济受挫,欧美各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下降,但是这反而导致他们对中国的中低端产品需求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出口。
其次是由于新型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各国对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的需求加大,而欧美由于采取居家令导致工厂停产,即使它们的医疗物资生产工厂加班加点也无法满足当地的需求,迫使它们从全球寻求医疗物资供应。医疗物资迅速成为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有力的拉动了中国出口的增长。
中国恰恰在2月份的疫情中很好的控制疫情,同时推动了医疗物资的扩产,口罩产能增加了四倍多;到了3月份中国的防疫工作取得成效,开始规模推进复工复产,口罩产能再次提升三倍多。中国的口罩产能由此从疫情前的日产2000多万只增加至日产超过4.5亿只,其他医疗物资也大幅增产。
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指,4月以来中国的防疫物资出口额从上旬的日均10亿增加至月底的日均30亿元,医疗物资的大量出口有力促进了中国出口额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进口额有所下降,因此4月份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3181.5亿元,增加了2.6倍。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来料加工的方式发展经济,慢慢培育中国的产业链,不断增强中国制造的实力,至2007年加工贸易占中国的出口额降低至五成以下,到2010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
这次由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中国制造显示出了自己的实力,强大的产业链优势和产能优势让中国能迅速转产当下全球紧急需求的医疗物资,凸显出了中国产业链的厚实基础以及制造业的灵活,可以迅速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作出应对。